
近日,武汉华侨城欢乐谷天际北区T1主楼底板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宣告着一场4天3晚累计12301方的大底板浇筑任务圆满完成。工地现场,业主和施工方对中建西部建设所属中建商砼负责浇筑的同志们表达了高度认可。 华侨城欢乐天际项目位于武汉市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武汉站西侧,该项目为打造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中央科技文化区的重点工程,项目分南、北两区,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此次浇筑的是北区被誉为“水晶塔”的T1塔楼主体底板,该塔楼建筑高度275.5米。 努力超越,挑战大底板 为抢回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抗洪防汛耽误的时间,中建商砼各厂站均铆足了劲拼抢方量。此次大底板浇筑由江岸厂牵头、青山厂、亚东厂、武昌厂四厂联动。早在6月初,江岸厂便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摸底、实地踏勘运距及沿途路况,7月初制定底板施工方案。7月28日组织召开底板施工协调会,8月10日底板开盘前一天公司运营监控中心统筹厂站、项目方召开部署会,当日再次召开内部生产组织服务会。“三开”会议只为全力保供。 江岸厂还牵头与项目方成立了华侨城底板供应专项协调微信工作群,盘点原材料储备情况、物流设备情况等,确保生产信息通畅。 终于,经过前后三个月的精心筹备,于8月11日早5时29分,江岸厂为项目底板发出第一车混凝土! 技术攻关,啃下硬骨头 底板浇筑,厂站人员带着设备迅速进入了积极昂扬的工作状态。8月的武汉,太阳炙烤,疫情防护叠加着高温,虽然现场有温控的预案,但是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仍然高达70-80度,腾起阵阵热浪,大家佩戴着口罩作业,豆大的汗珠夹杂粉尘划过脸颊,浸透了上衣……但是高温下的浇筑作业,质量控制是他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项目底板厚度3米,最厚的位置达9米,设计强度等级为C40P10,现场采用溜管+溜槽联合浇筑方式,两套溜管长度近80米,水平跨度77米,溜槽长度近10米,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大体积水化温升控制要求较高。 为应对本次难题,牵头的江岸厂技术团队结合永清A1塔楼、长江航运中心等成功大体积案例,提前3个月开展配合比设计及模拟水化温升试验,历经10余次试配验证确定了最优配比。同时,为协同项目底板施工工艺,江岸厂设计了一套最佳的循环冷却水布局方案,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守住质量关口。 团结组织,完成圆满答卷 4个白天黑夜、78小时,现场的施工如火如荼。厂站的班子和技术服务工程师们全程驻守在现场,组织车辆和协调生产进度,保证罐车不积压、不掉档,总计投入了70辆混凝土运输罐车、3台泵车,累计运输混凝土820车次。原材料实时盘点,保障连续供应,累计消耗原材料22142吨。后勤保障、防疫降温工作紧跟生产任务。厂站各科室都一条心一股劲地围绕着生产使劲“干”,朝着“提质增效抢进度”的劳动竞赛目标,去完成一份圆满的答卷。 任务结束后,听江岸厂生产负责人任广说;“几天下来,大家被晒得黝黑一圈,但是“12301”这个浇筑数字让大家伙心里踏实。顺利完成北区底板的浇筑,也为后续承接南区任务奠定了基础。为大干120天拉开了序幕。” 据悉,为接续上半年开始的“抢方量、争效益”劳动竞赛再发力,中建商砼已于8月13日启动“大干120天”劳动竞赛活动,厂站再次铺开行动,不服输,转压力为动力,与每个岗位的员工签下“军令状”,分解接下来120天的生产经营目标,努力追平去年同期经营水平,朝着今年“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的指向奋力直追。(通讯员 路瑶 任广)
|